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3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自然放射性测井及其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认识江苏东海超高压变质带上地壳岩石自然放射性的垂向分布特征, 榴辉岩退变质程度对放射性元素浓度的影响, 以及放射性产热率对地温梯度的影响, 利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主孔100~5000m自然放射性测井(自然伽马和自然伽马能谱) 资料统计了CCSD主孔各类岩石的自然放射性强度和铀、钍、钾元素的浓度, 计算出产热率曲线.自然伽马, 铀、钍、钾浓度和产热率从蛇纹岩到榴辉岩、角闪岩、副片麻岩、正片麻岩依次增大.随着榴辉岩退变质程度的增强, 其铀、钍、钾元素的浓度值逐渐增大.CCSD主孔自然放射性的垂向分布特征主要受岩性控制, 自然放射性随深度增加有增强趋势.产热率与自然伽马测井值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在高放射性岩层的上部, 地温梯度会出现较强扰动和低值异常.   相似文献   
82.
200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列出2007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出200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出1990—200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应数据,并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83.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瓶采样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启  徐建中  汤洁  温民 《冰川冻土》2006,28(3):319-323
用气相色谱和非红外色散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采集到的气体样品中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浓度,对不同纬度带上CO2和CH4平均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表面不同纬度带上CO2的浓度呈现出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的趋势,这与全球范围内CO2的年平均浓度的地理分布特征相反,显示了海洋对CO2气体的吸收作用.45°N以北的海洋表面,CH4浓度有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这与全球范围内CH4的年平均浓度的地理分布特征相同;中纬度近海岸地区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可能受到区域或局地气团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建立了1.5Ma以来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岩石磁学指标演化序列。岩石磁学记录表明本区1.5Ma以来以0.93和0.62Ma为界经历了3个不同的气候演化阶段。在1.5~O.93和0.62~0Ma期间各种磁学参数大致呈同步变化趋势,能较好地与深海氧同位素(MIS)曲线相对应,而在0.93~0.62Ma期间(相当于L9底到L6顶,MIS24-MISl6),尽管磁化率、饱和剩磁强度(Mr)、饱和磁化强度(Ms)与剩磁矫顽力(Bcr)、矫顽力(Bc)曲线的峰谷能与MIS的峰谷相对比,但该阶段的磁学参数变化幅度和形式明显不同于1.5~0.93和0.62Ma以来的两个演化阶段。磁化率、Mr和Ms在0.93Ma突然降低,此后变幅很小,反映夏季风较弱且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到0.62Ma前后。在0.9Ma前后Bc、Bcr突然增大,可能反映了冬季风突然增强,然后宽幅波动下降。这种变化可能是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的响应。黄土高原岩石磁学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发生于0.93Ma,结束于0.62Ma。造成这次气候转型事件的原因除了与全球冰量和太阳辐射变化有关之外,还可能与中更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升而激发的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从而导致亚洲内陆沙漠的形成与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85.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宋长青  冷疏影 《地理学报》2005,60(4):546-552
面对越来越综合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各国地理学研究正在逐步从单一要素和过程的研究向多要素、复杂过程综合集成方向发展。中国地理学研究在地表自然过程刻画和人文过程的认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综合集成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我国地理学研究需要在地表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综合集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加快与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86.
地面不同垄沟形式对径流调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泉  田媛  苏德荣 《中国沙漠》2005,25(6):910-915
在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地面垄沟是控制侵蚀、保持水分的有效措施。而不同垄沟形式将直接影响沟中径流量和土壤水分状况。本文设计了两种不同垄上覆盖材料和三种不同垄沟比的6组试验处理,通过2002与2003年降水季节的连续田间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覆膜垄沟(MR)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低于不覆膜垄沟(ER),约为不覆膜垄沟(ER)的10%,两种垄沟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0.4mm、4.6mm。覆膜垄沟(MR)的径流效率远高于不覆膜垄沟(ER),覆膜垄沟(MR)与土垄的平均径流效率分别在45%~70%与5%~6%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87.
孙有斌  卢红选  章泽科 《地质学报》2024,98(3):1006-1023
中国黄土- 红黏土沉积是可与深海沉积媲美的陆相沉积载体,记录了晚新生代东亚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基于中国黄土的多种理化指标,重建了黄土高原地区构造- 千年尺度东亚季风变化历史,为探讨区域与全球气候的联系提供了关键证据。近年来,黄土高原古气候变化研究逐步从定性描述拓展到定量重建,本文旨在回顾基于中国黄土定量重建古温度和古降雨变化取得的重要进展。首先,梳理了古气候要素定量重建的指标和方法,古温度重建指标包括植硅体、碳酸盐耦合同位素、微生物脂类代用指标等;古降水变化敏感指标包括磁化率、白云石/方解石含量、生物微钙体Sr/Ca比值、有机碳同位素以及10Be等。然后,汇总了典型黄土剖面定量重建的古气候变化序列,分别从构造、轨道及千年时间尺度上探讨了古温度和古降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于生标重建的不同时间跨度的土壤古温度变化序列,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的波动特征基本一致,但在冰盛期—冰消期时段出现了增温超前现象,说明陆地植被对土壤温度变化有重要调制作用。然而,不同指标重建的降水变化幅度差异较大,主导周期也存在差异,说明定量重建降水变化仍有较大挑战。最后,简要总结了黄土高原古气候定量重建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区分温度和降水季节性变化的重要性,指出加强地质记录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同化,将有助深化对多尺度季风变化动力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88.
万天丰  朱鸿 《现代地质》2007,21(1):1-13
在尊重比较可靠的、测试精度较高的地块古地磁数据,重视生物古地理与地质构造演化史的相似性和协调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笔者编制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各陆块古生代和三叠纪的古地磁数据表,并采用类似的比例尺,将中国各陆块放到相应的全球古大陆复原图上去。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古生代早期全球各大陆的主要部分都位于赤道附近及南半球,大致表现为沿纬度、呈东西向排列的特征,中国及邻区的小陆块群在古生代始终都处在劳伦大陆、西伯利亚与冈瓦纳大陆之间;随着西伯利亚大陆的快速北移,在劳伦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的西部地区发生南北向拼合,亚皮特斯洋和里克洋的消亡,到古生代晚期形成统一的泛大陆;而冈瓦纳大陆的东部(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则逐渐向南移动、离散,地壳张开,构成古特提斯洋;中国及邻区的小陆块群则一直处在古特提斯洋中,保持离散状态,总体上缓慢地向北运移,并逐渐转为近南北向的排列方式,石炭纪到三叠纪才在天山-兴安岭、昆仑山、秦岭-大别、金沙江和绍兴-十万大山等地段发生一系列局部性的陆陆碰撞,使中国大陆地块的大部分逐渐并入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89.
Based on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s and observation data from 7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ese oases, we calculate five-day (pentad) average temperature ≤0°C for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s, the Morlet wavelet power spectrum,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 also analyz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in Chinese oases. Results show that over the last 55 years, the start pentad of cold period has been postponed while the end pentad has been advanced. Overall, the pentads have gradually shortened over time at trend rates that are 0.3 p/10a,–0.27 p/10a, and–0.58 p/10a, respectively. Spatial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for the Qaidam Basin oasis where the start pentad is the earliest, the end pentad is the latest, and the trend of change is most obvious. Mutation points for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were observed in 1990, 1998, and 1994, respectively. Of these, the start pentad and pentads of cold period show a periodic cycle, related t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El Nino events, while the end pentad exhibits a periodic cycle, related to solar activity. The Tibetan Plateau index (TPI), the Asian polar vortex area index (APVAI),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CD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old period in the study area, whereas the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SASM) index exert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Qaidam Basin oasis.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increase in concert with latitude, longitude, and altitude;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the start pentad is advanced, the end pentad is postponed, and pentads of cold period are gradually extended. Results show that change in latitude is most significant. Overall, the start and end pentad as well as pentads of cold period show clear responses to regional warming, but there are different effects on each.  相似文献   
90.
区域一体化与制度距离作用下的中国企业跨境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企业跨境并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论文基于BVD-Zephyr数据库统计的2003—2017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数据,分析了交易双方是否签订区域一体化协定和彼此间的制度距离对跨境并购成功率和交易金额的影响。通过Heckman两阶段回归,研究发现:① 区域一体化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达成跨境并购交易,但不能提升交易金额;② 中国企业与正式制度距离远,即法律、规制层面差异大的国家内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的可能性更高,但正式制度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交易规模扩大;③ 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交易完成呈负相关关系,即文化层面上的差异过大不利于中国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然而交易一旦完成,非正式制度距离大的贸易双方交易金额更高。此外,论文还认为,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内部成员国之间正式制度距离会衰减,其对交易规模的阻碍作用也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